主要內容 :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第一年。我市在河南省2021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中榮獲“好”等次,而且位列18個省轄市(示范區)第一名。這是我市在脫貧攻堅成效歷次考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首次考核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開門紅”。
2020年,我市作為河南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2021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頭等大事,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根本之舉,著力在鞏固、拓展、銜接上下功夫、見實效,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我市在全省率先調整成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今年2月,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我市作為唯一一個省轄市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典型發言。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
為此,我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精準監測,創新推行“五個一”工作機制,實現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程序化、規范化、可視化,并統籌全市督導力量,確保監測對象及時發現、應納盡納、識別無遺漏。
去年,全市納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三類戶”共計16651戶50491人,通過開展“一對一”精準分類幫扶已消除6014戶19628人,風險消除占比36.8%。
為確保政策持續發力、投入力度不減,我市調整優化市本級政策13項,實現脫貧人口、監測對象民生保障類、兜底救助類、發展類政策應享盡享,并嚴格落實銜接資金投入要求,去年中央、省委、市委、縣委四級銜接資金投入規模96376萬元,比上一年增長3.39%,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力支撐。
去年,我市緊緊扭住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有產業、有就業、有收入和發展可持續“三有一持續”工作主線,緊緊守住不發生一戶一人返貧致貧工作底線,千方百計穩產業、保就業、增收入,持續提升脫貧成效。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我市做足土地、荒山荒坡、旅游、服務、加工“五篇文章”,因地制宜培強特色種養業、培優特色林果業、培大鄉村旅游業、培育現代服務業、培長農業產業化鏈條。
推進園區建設,激活鄉村產業“龍頭”。我市圍繞汝州生豬、舞鋼肉鴿、魯山香菇、郟縣紅牛、葉縣富硒小麥、寶豐珍稀菌、石龍富硒紅薯等“一縣一業”發展格局,實施“帶鏈園企”一體推進和特色產業提升工程,5個鄉鎮獲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4個產業園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郟縣紅牛獲批參建豫西南肉牛產業集群,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6家,發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6424個。探索“聯村共建”“四鏈四金”模式,舞活鄉村產業“龍身”。強化產業發展項目資產后續管理,擺活鄉村產業“龍尾”。
去年,我市還依托三級體系,精準服務促進穩定就業。建立完善“縣有就業局,鄉有社保所,村有就業服務中心”三級就業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就業組織化程度,實現“應培盡培”“應就盡就”。
今年初,我市落實省委“堅持項目化、方案化、清單化管理”要求,制定出臺《平頂山市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工作任務分解及督導評價辦法》,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