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
您的關心,我的關注。我是小溪,開始說政事。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說疫情吧。眼下,本土的這波疫情還在發展過程當中,這個拐點還真沒有出現,我們看到大家一方面在嚴格落實防疫的政策,一方面彼此支援,守望相助。真的您看,一轉眼啊,我們打這場防疫持久戰已經兩年多了,那面對這一波的疫情,我們也聽到有這樣的聲音說,奧密克戎嘛,就是一個“大號的流感”,我們干脆徹底“躺平”算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國家衛健委的專家對此給出了權威的解讀,那就是:奧密克戎絕不是“大號流感”那么簡單,它比流感傳播的快,隱藏的深,而且這個病毒呢始終在變異。所以,到底采用什么樣的防疫策略,不能夠只聽一方面的聲音,當然更不能簡簡單單的說去抄別人的“作業”就行了。防疫我們一定要看長遠、算大帳。這波疫情的病死率和重癥人數我們從數據上看,確實有大幅的下降,但是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疫情的威脅變小了呢?恐怕不能簡單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特別是考慮到我們有著龐大的老年人群體,醫療資源相對緊張,如果真的是簡單的徹底的“躺平”,那可能很多人的生命就要去冒險,“躺”下了,會不會就真的“起”不來了呢?這一點必須要考慮到。防疫現在面對著很多很多的困難,當然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從來不會選擇徹底的簡單的“躺平”。所以呢,在這一次的疫情防控當中,“躺平”也不應該是我們的一個簡單選項。
大家常說,欲速則不達對不對?所以要想最后的勝利呢,一定要穩扎穩打,現在就是不動搖、不猶豫,堅持“動態清零”,而堅持“動態清零”,“動起來”才是關鍵,防疫和保供都要動起來,要跑起來,防疫要和病毒賽跑;而保供呢,是要和關系老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那些賭點、斷點、漏點、盲點賽跑。防疫本身是為了什么?是為了保護生命,防病毒更要保民生。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我們需要的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只要信心不丟,節奏不亂,我們,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