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
3月31日,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在市行政服務綜合樓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工作情況,部署今年主要任務,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為“壯大新動能、奮進百強市”、譜寫新時代鷹城更加出彩篇章筑牢堅實基礎。市委書記陳向平在會上講話,市長李明俊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明新、市政協主席黃庚倜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過去一年,全市“三農”戰線廣大黨員干部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迎著困難上、盯著目標干,“穩”的底線持續加固,“好”的因素加速集聚,“美”的環境更加靚麗,“進”的動能有效激發,有效發揮了農業農村“壓艙石”作用。
會議強調,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并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著眼強國復興戰略大局全局,系統闡釋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抓好“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圍繞建設農業強省作出全面安排,既有工作措施,也有方法路徑,為我們明晰了“任務清單”、提供了“操作手冊”。要提升政治站位,站在擁護“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做好“三農”工作是強國復興的根本基礎、應對變局的戰略選擇、加快發展的現實需要,堅定扛牢“三農”工作使命擔當。
會議強調,要聚焦鄉村振興,扎實推動“三農”工作提質增效。一要突出“安全保供”,抓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頭等大事。要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產量產能一起抓、數量質量一起抓、生產生態一起抓,守好耕地保護數量質量,抓好糧食增產減損,拓展食物供給品種品質,聚力攻堅種業研發推廣,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二要突出“特色品牌”,抓實鄉村產業發展這個重中之重。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把“土特產”這篇文章琢磨透、做精彩。要深挖“土”的資源、擴大“特”的優勢、延伸“產”的鏈條,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要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聚焦產業規劃、產業布局、產業標準、產業平臺、產業集群、產品品牌、產業服務體系、產業文化、產業人才、產業基金、產業聯盟、龍頭企業等重點,專班系統研究,加強政策支持。三要突出“增收致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拿出長短結合、務實管用的措施,圍繞監測幫扶精準用力、圍繞政策落實持續發力、圍繞就業增收不斷加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不斷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四要突出“宜居宜業”,大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要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補上農村現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充分考慮財力可持續、農民可接受,科學推進鄉村規劃建設,深入開展和美鄉村示范創建,加速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加快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五要突出“賦能提效”,強化科技創新和深化改革“雙輪驅動”。要用好科技這一利器,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創新主體作用,促進農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水平。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深入研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破除城鄉要素壁壘,推動各項農村改革擴面提效、系統集成。六要突出“和諧穩定”,提升鄉村現代治理水平。要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扎實推進“五星”支部創建,持續深化“三零”創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數治“四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
會議指出,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各級黨委要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不斷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擰緊責任鏈條,筑牢基層基礎,健全投入機制,鍛強能力作風,推進“三農”工作形成聲勢、取得實效,爭當全省鄉村振興排頭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鷹城貢獻力量。
會議強調,要錨定目標任務,聚焦工作重點,健全清單化管理、項目化實施、責任化推進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統籌、政策統籌、資源統籌,進一步匯聚全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營造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全力推進我市“三農”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臺階。
會議宣讀了有關表揚通報,舞鋼市、汝州市、魯山縣、市人社局、市農科院、國潤牧業負責同志作了典型發言。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各縣(市、區)設分會場。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同志出席會議。